美中關係大對抗 私募基金在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 上報 / 消費
美中關係拉高到新戰略層次,從貿易、科技到金融領域,這些對於私募基金來說的機會,從另外一個層次來看,其實也是一個挑戰。(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日前舉辦2022私募股權論壇,黃顯華副理事長表示,美中關係拉高到新戰略層次,從貿易、科技到金融領域,美國對中國概念股祭出嚴格監理法規,大陸主管機關也警告企業到美公開發行的風險,在這個趨勢之下,台灣更需要私募基金的幫助。
黃副理事長指出,未來台灣將面對相當大的挑戰,除了中美地緣政治緊張造成的影響以外,還有供電不穩定、少子化缺工及家族傳承的問題。私募基金不同於公募基金,後者不會參與董事會、比較關注短期資本利得;但私募基金卻能引進許多資源,和經營團隊攜手合作,共創股東價值。透過私募基金的幫助,台灣企業才可以進行產業的轉型、同業的整併或供應鏈的重組等。台灣過去有成功的案例,譬如:復盛應用,就是引進國際私募基金調整體質後重新上市,站穩產業的龍頭地位,私募基金也成功獲利出場。
但是這些對於私募基金來說的機會,從另外一個層次來看,其實也是一個挑戰,私募基金很容易在中美/兩岸關係緊繃時,成為無辜的受害者,曾任金融業高階主管的陳再興與今翊資本的創辦人龔國權先生是多年的私交,陳再興表示,今翊資本是在大中華區首屈一指,專注於中型企業控股型投資的私募基金,其在台灣投資了以創新研發為基礎的呼吸耗材製造商供應商崇仁科技,在新冠肺炎爆發時,崇仁科技在大陸的工廠因捐贈醫療物質給武漢當地居民,卻遭有心人士質疑是由台灣出口,因而造成品牌營運的風險,崇仁科技亦特地發出官方聲明,其醫療物質均為大陸工廠生產的器材並非從台灣出口,更不可能涉及任何有關政治及資金的滲透。
中美/兩岸地緣政治風險,在近年來,已從不穩定的長期風險,演變成立即且迫切的危機,歐美國家早已產生危機意識,並紛紛警告本國企業應及早做出調整。私募基金遊走中美/兩岸之間,更需要重新思考經營策略與投資布局,所幸私募基金和台灣企業一樣敏銳且韌性堅強,期望私募股權基金能發揮了解產業功能及產業投資的專業素養,持續協助台灣進行產業的復甦、轉型、創新及成長。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