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靖容 January 14, 2024

黃靖容醫師 中醫談便秘


post-thumb

中醫談便秘

「你今天大便了嗎?」近年來,隨著飲食精緻化,生活及飲食作息不規律,及精神壓力緊張等因素,便秘成為了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

  一般來說,若您在一周內自主排便次數小於三次,或者是解便時感覺到困擾,例如需要用力解便、大便乾硬、有解不淨感,伴隨腹脹腹痛等,便可稱為便秘。特別提醒,若您發現近期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血便、糞便變細,甚至噁心嘔吐、體重減輕、發燒等表現,請務必至大腸直腸外科門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評估。

  於中醫觀點,便秘又可以劃分許多分型,透過調整各類分型的偏性體質,來達到解決便秘的目標。現代人大部分會兼夾各類證型,若想要搭配中醫治療調理,建議至門診接受評估。

便秘分類

  1. 熱秘:大便乾硬,伴隨身熱、口乾口臭。屬腸胃積熱,平時應少食烤炸辣,煎炒等過於熱燥之食物,因燥熱耗傷津液導致腸道失去滋潤,則大便易燥結。
  2. 氣秘:欲便難解並伴隨腹部及脅肋脹痛。氣滯型便秘常見於長期鬱悶憂思,或者長期久坐之人,氣機鬱滯,影響腸道蠕動功能不佳,便秘隨之而生。
  3. 冷秘:解便困難伴隨腹部冷痛,四肢及腰膝冷。陰寒內盛凝滯於腸胃,使傳導消化功能下降而造成冷秘,需要注意腹部保暖,且避免過多寒涼飲食。
  4. 濕秘:特徵為大便質黏膩,易有解不淨感,易伴隨頭重身重。濕邪會阻滯氣機影響消化功能,平時應減少攝取生冷及高糖高油等易導致痰濕體質的食品。
  5. 虛秘:又可區分為氣虛及陰血虛,屬虛證患者,常出現在勞倦過度、年老體弱、生產後或大病後之人。氣虛則腸道消化傳導無力,欲解難解且身體乏力;陰血虛則腸道失去榮養且乾澀,大便較乾並可能伴隨目眩心悸。

生活建議

  而以下幾點是針對便秘在生活上的建議,透過習慣的調整和建立,才能讓腸道健康長久而持續。

  1. 均衡飲食:適量的膳食纖維可以刺激腸胃蠕動,並且增加糞便含水量;適量的油脂,可以增加糞便的潤滑度。關鍵在於均衡與適量,若攝取過量反而對健康產生負擔。
  2. 適當增加水分攝取:健康的成年人用體重乘以30,可作為每日飲水毫升數估計值。早上起床飲用一杯溫開水促進腸胃蠕動。而後在一整天少量多次飲水,使身體得到充分滋潤。****
  3. 增加活動量:長期久坐會造成循環代謝差,腸道蠕動不足,建議定時起身走動並且簡單伸展筋骨;若能進一步搭配運動習慣的建立,改善便秘同時也能提升身體健康。
  4. 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盡量讓自己在固定時段的解便,並且務必要避免長期抑制便意。若解便不順利,可以在腳底下踩一個小凳子,並將身體微微前傾。平時可以順時針按摩肚臍周圍促進腸道蠕動。

回到上一頁